家庭醫學科再思考

洪明道
7 min readApr 7, 2018

--

醫學生時期,就一直對醫療分科感到好奇,學校課程很少提到這個。作為醫學生好像得靠學長姐人脈、實際實習、各方探查,才能了解該科全貌、未來發展。

雖說醫學結合經驗和科學,但各分科大致上還是因知識論的(epistemological)或知識內容的差異所致。內科及其次專各科方法學、工具、奠基學科差距大,感染科的大致以微生物學為基礎,風濕免疫則是免疫學(想我的Janeway),腎臟科、心臟科、消化道應用較多生理學知識。外科系則是一門古老的技藝,現今多在解剖學上分割區塊。新興科別如麻醉科在20世紀後藥物發展的配合下產生,影像醫學科更是仰賴醫學工程與科技。這些只是簡易區別,各科成科仍有許多科技、社會條件。具備科別歷史和未來發展的洞見對醫學生是仍重要的,避免誤入夕陽產業,或AI、 deep learning一來就隨著天下遠見起舞。

家醫科可以說是最奇怪的科別,我指的奇怪是:每家醫學院家醫科做的事可能會有些不同,每個家醫科醫師心中的家醫科也不大相同。以上這些是家醫科醫師說過的。聽在我這個想往家醫科發展的人心中自是害怕,這些話白話就是,這個科別沒有自己的方法學、無法取代的基礎學門。內科有自己的教科書Harrison,婦產科有Williams,小兒科有Nelson,但家醫科呢?有鑑於這種焦慮,以下是對於家庭醫學科歷史的彙整,以及家醫科在台灣若要更趨專業化可行之道的想像。

*感謝台大家醫科詹啟峰醫師指正,此處容易造成讀者誤解。家醫科並不是沒有教科書,推薦的教科書包含以下者本 Textbook of Family Medicine。不過受到各地體制不同影響,家醫科並沒有絕對的聖經,不斷修訂本土教科書也是很重要的一環。截至2018年,最新的本土教科書有2016年由台灣家庭醫學學會出版的《家庭醫學核心教材》第四版。

歐美現代醫學中的Family medicine

家庭醫學的來源之一便是一般性行醫(general practice)。在法國大革命後,醫學一度市場化,後又回到國家管制認證,已有一定程度專業化。醫院體制也漸漸成形,醫師、藥師、護理人員集中在病院得以相互分工,衝擊了醫師到病患家中往診的醫療模式。而後部分醫師(physician)組織內科(internal medicine)學會,醫學分工不再只是醫師(physician)和外科醫師(surgeon)。

然而,參與這些學會的醫師仍是少數,19世紀仍是general practitioner(GP)佔多數。二戰後科技大爆炸,X光、抗生素、DNA一直來一直來,一般性行醫已減少。以general practice為目標的家庭醫學教育才在美洲、英國被採用,世界性的家庭醫學科學會( the World Organization of National Colleges and Academies of General Practice/Family Medicine (WONCA))直要到1972才成立了。從上面的歷史軌跡可以看出,家庭醫學科是因為專業化之後,原本在醫院外從事基層醫療、一般性行醫才有意識的集結起來,成為一個學科(Disciplines)。然而家庭醫學科和其他學科仍然十分重疊,尤其是內科,甚至有人一度認為家庭醫學科可以是內科的一個子學科。一個在社區開業長達十年,對成員與其家庭熟捻的內科醫師不也是一個家庭醫師嗎?不過在美洲,GP仍會解決兒科、婦科疾病,而內科顯然不會,部分內科醫師也轉向專注在實驗室做基礎知識研究。

那家醫科有沒有獨門知識作為後盾呢?在歐美家醫訓練中,把一些注意力放在行為科學和公共衛生上,試圖為家醫科做典範的轉移。行為科學主要研究醫病關係、家庭關係、疾病的行為面向。並透過公共衛生的人口研究、流行病學調查, 讓GP做社區防疫、疾病統計的種子。而這兩項學門的目的都是要使GP可以更順利的行醫,運用較少的資源達到最大的健康效益。

既然是一門應用的學科,家醫科醫師不可能脫離在地文化和制度而存在。翻開美洲的家醫科課本和學科社群網站,記載了包含HIV病人照護、門診手術、新生兒照顧、術後照顧、藥物濫用、避孕與婦科等疾病。這些疾病是台灣家醫科醫師很難看到的,即使想看,也會因為制度而有所忌諱。

台灣家醫科發展與現況

在日治時期到戰後初期,台灣本土現代醫學學校不多,專科化也還沒那麼精細,畢業後常回地方鄉鎮開設診所,通包內外婦兒,這類的院所在現在的鄉下仍然看得到。而這些院所的醫師即使有專科,進行的業務和現在家醫科相差不大。

台灣家醫科成為一個組織,脈絡和歐美相似,分科專業化使得原本從事一般性行醫者有了需要交流、在體制上取得保障的必要。直到1986年《基層醫訊》創刊,家庭醫學會在高雄醫學院舉辦成立大會,才有了組織和刊物。學會出版的《家庭醫學》章節包含家庭醫學原則、家庭醫業、行為科學、社區醫學、預防醫學等。家醫科訓練時程三年,大致分為各科輪替學習和本科訓練,依照學會章程,需要他科訓練包含內外婦兒、精神、急診、耳鼻喉、皮膚、復健等科。本科訓練項目包含「強調以病人為中心的診療模式」、「擔任第一線醫療」等。但說直接一點,這些都還是空話,並沒有明確指出行為科學、流行病學或社會學等相關學門該如何學習、應用。

為了與其他科區別,家庭醫學科醫師漸漸涵蓋職業醫學、老年醫學、預防醫學、安寧緩和醫學、 戒菸體重控制、旅遊醫學、體檢等專項,這些服務仍多依附在醫學中心,各個醫學中心的涵蓋範圍不一。

台灣家醫科困境

脫離醫學中心,台灣西部都市不乏專科診所,而偏鄉地區大部分專科診所掛零,家醫科診所多是當地僅有的醫療院所,家醫科訓練目標可為「運用最少的資源達到最大的健康效益」或「老年、預防、安寧緩和等醫學中心家醫科業務及其知識」。

醫學中心家醫科提供的課程仍以概念為主,2A3C、四道人生、三段五級,充滿數字和縮寫,較少提及社區的研究法、介入法。到最後似乎只能用「個人特質」帶過,缺乏系統性的訓練,基層診所功能被醫院取代,使得其他科醫師難以認同其專業。

家醫科似乎沒有不可取代性,只是一種為節省成本的權宜科別,專注在高效率低成本的醫療使用,處理更多的是人的面向。的確,一個高血壓病患到醫學中心掛號需要耗掉龐大的行政成本,而心臟內科醫師原本的時間可以拿來鑽研更多專業知識、照看專業病人。家醫科有其公共衛生上的意義,能讓國家的醫療資源深入邊陲。

未來家醫科會成長嗎?至少老人醫學、長期照護這部份肯定會,另一方面,遠距醫療的發展似乎可能削弱掉居家醫療的重要性。不難預想的是,醫學將越來越專業化,但專業人員必會集中在都會區,而在偏遠地區缺乏,家醫科醫師可能可以填補這個空缺。而可上傳數值到雲端的血糖機、血壓計已經出現只是未廣泛運用,科技工具將使得醫師看診更為方便,又縮短前述專業人員的地理分布不均。這兩股力量與政策(國家整體cost-effect),將大大左右家庭醫學科醫師的未來。

家庭醫學科若要走出其困境,國家的家醫科醫師訓練計畫,可以包含公衛方法學、更深入的行為科學、科技物運用以及在地健康狀況的彙整,使家庭醫學的學門發展更完整,使將來有更好的本土教科書出現。大致翻閱過美國家醫科教科書(IanR.),收錄有HIV病人慢性照顧,也強調各族裔之間不同的診斷思考方向。而在台灣,盛行率高的肝病以及各種流行病學資料對一本本土教科書來說是重要的。

劃出一塊只有自己能打的範圍,對病人有更多助益。相信會有越來越多人認同家醫科的價值。

參考資料

1.醫療專業化的曲折道路--李尚仁
2.《Textbook of Family medicine》-- Ian R. McWhinney
3.《家庭醫學》第四版
4. 2000–2010年台灣地區西醫師執業科別人數分布情形
5.報導者偏鄉醫療系列報導
6.醫師公會2016年年報--科別與地區統計

--

--

洪明道
洪明道

Responses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