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較罕得讀散文,讀了 〈我隨意,你盡量〉,我煞發現一件真趣味的代誌:過去我認為是欠點的,佇台文散文變做優點。
重描寫、求優美,冊皮若是按呢紹介,這款冊我定定看袂慣勢。〈我隨意,你盡量〉寫山水、花草,攏蓋頂真咧滾邊寫形體,我煞愈看愈要意。若欲講原因,應該就是「語言」。
文的語言庫
講起來,華語散文欲寫一項物件,較欠語言庫。大部分台灣的人對義務教育學華語,除了以文入語,所用的語言嘛猶未(猶咧?)在地化,無像台語有一寡專門講淡水地理、水文的語詞。借用「文的傳統」來寫的美文有伊的限制,大部分台灣人是仝一套古文晟養大漢的,欲變有新báng,讀者閣看有,就愛誠費氣。最近咧讀〈中國在梁庄〉,作者的母語是河南話,是官話的方言。伊寫文章的語言就蓋活氣,加足濟台灣華語無看過的動詞、形容詞,嘛有真濟在地的僻話。
講倒轉來,〈我隨意,你盡量〉是一本誠有語言自覺的冊。欲寫一項物件,昭華老師攏會用上準的詞。有的人寫台文,為著展現所學,會共俗語一改反反出來,看起來顛倒舊套。昭華老師定定會翻頭過來想,遮的語詞到底有合軀曷無。〈我隨意,你盡量〉用正板的台文,毋過袂硬欲為著媠,大力來寫媠文。譬如講〈圓仔花佮雞髻花〉的這段:
「花心吐出來的彼粒珠,略仔三角型,淡薄仔黏滑滑的青米色,佇猶未滒著花粉的時,會想著煠欲熟欲撋圓仔的粿酺」
閣有這段:
「菊仔花秋天尾才會開,一年的雨水落甲貼矣,天洗甲清氣湛湛,空櫳,秋凊,特別寂寞。」
台語的節奏感
以前讀過〈解破台語〉,和〈我隨意,你盡量〉相佮,才去領受著台語文特有的節奏。日文文學捷捷會予人牽連做伙、綿長的感覺。若按呢,台文適合啥款感覺?
台語的主題講了會稍停睏,像第一句講的「彼粒珠」,會予字句較短。台語愛用重疊字來形容,像黏滑滑,會有重複感。台語閣有「聽講..」、「看覓…」這寡標句詞。看頭前兩段例,就會當發現,台語字句長短交摻,一下仔緊一下仔慢。
台語除了正經寫,嘛會當𨑨迌仔寫,〈我隨意,你盡量〉有真濟好𨑨迌的所在。像上淡水往事追憶,講著西仔反這段:
「感應著會起雞母皮,袂輸林投姐來顯靈矣 — 殼仔弦仝款咧奏,聲有較薄板小可,就無一位歹命的椰姐欲出來訴冤的氣氛。」
椰子、椰姐仝音,是台語特有的。讀著的時誠愛笑,特別畫一个XD佇邊仔。
有台語這个語言庫,加上昭華對下淡水到上淡水,四界行踏。所致,寫出來的文佮生活誠密,是自然媠,讀的時學著誠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