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說和影視媒合

洪明道
5 min readNov 13, 2019

--

很高興有機會和九歌出版社的夥伴參加影視媒合,還有和同行的楊双子、范芸萍一起做中學。以下就文字寫作者觀點思考影視媒合的幾件事。

1.影視和文字作品的關係

首先,若文字作品有影視改編,或許有助於文字作品的推廣,這也是創作者或出版社期待的。然而,即使文字作品在該文類內有傑出表現,影視也沒有義務要幫忙推廣。

最好的狀況,是兩者能夠互相加乘。文字作品成功表現某個題材,基於這樣的成功,影視作品更有信心能投注更多資源,將此題材轉化。畢竟文字是一個較低成本的媒介,低成本先成功,影視圈的人會更有信心投入更多成本。

而在文字作品的文類裡,小說因為敘事性較強比較有機會被改編成影視作品。不過,也是有《俗女養成記》以散文改編成功的案例。但隔文類如隔山,以下僅就我所熟悉的小說做進一步挖掘。

小說和影視作品各有其擅長之處和限制。就小說來說,它更能自由出入人物內心。看台灣鄉土劇裡畫外音喃喃自語的效果,就知道下場了。小說也更能組構概念、進行辯論。另外,小說存在有別於影視而能使讀者繼續閱讀的動力機制,例如文字可製造的氛圍、思考撞擊、幽默感或華麗感。《永別書》或《一匹馬走進酒吧》都展現了只有文字能做到的事,它們設下了獨特的言說機制,而不只是單單仰賴謎題、懸置或人物行動。有些作家以作品不能改編為榮,例如法蘭岑,他的《修正》HBO一度想改編但失敗告終。

然而,小說也不是那麼偉大,影視有不少小說所不能及之處,例如聲音帶來的情緒渲染力、快速的節奏、視覺呈現能力。

觀看Rick and Morty,引發我思考為什麼小說很難有這種將節奏快速、雞歪和睿智鎔鑄在一起的作品。目前暫時的結論是,小說的節奏能快,但這個快的上限不如影視的快。視覺可以同時容納多個細節,Rick and Morty五秒鐘的畫面可能需要一頁的文字來書寫,像有兩對乳房的外星生物、坐著人類的PIZZA。若用文字去描繪這些畫面,勢必把小說節奏拖慢。在視覺上的呈現,影視也能帶入更多想像力的細節。若為了節奏而讓小說只保留動作及對話構成,讀者也會喘不過氣或犧牲掉小說的畫面。視覺性萬歲!

影視和小說兩者重疊的地方是敘事性,又可以拆解成情節、人物、場景等元素。若有適合的情節,小說和影視作品能在較少更動的狀況下互相轉換。不過事件和事件的排列,以及事件間的網絡在一些小說中也有影視較難轉換之處,例如仰賴隱喻作為事件網絡的節點。在台灣的實例中,並非總是以情節來作為轉換的關鍵要素,像《花甲男孩轉大人》借用大量人物設定和場景,情節則有較多更動或揉合。

2.影視作品從業人員在想什麼

歸結為兩大重點,長度主題及類型

長度在影視作品是非常重要的要素。對一般電視台來說,他們期待的長度為10–20集的影集,這和獲利模式有關,當一部影集建立口碑之後,觀眾持續觀帶動收視率及廣告收入。在OTT(Over-The-Top)的夾殺和預算風險的考量下,這幾年台灣的改編影集較為精簡。俗女養成記、一把青都在10集的長度,花甲男孩轉大人7集(完整版10集)。而在像netflix這樣的OTT平台,單集獨立的影集較多,例如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黑鏡,甚至出現了Fiction drama這樣的詞來描繪。雖然傳統電視也有警世劇場這種單元劇,但總體來說總級數還是長的。

這樣的長度和小說篇幅有很大出入。因為文學獎機制以及出版門檻,台灣的小說還是以短篇為多,短篇小說的敘事架構通常有一個重大轉折或謎底,接近單集獨立的影集或電影。反過來說,黑鏡的故事就非常有文學獎的規格。長篇小說大多會有一個以上主要高潮,但若要滿足10集卻非常不容易,很少小說內有10個切分點、轉折、謎題或衝突。推理小說或像《花開時節》這樣有章回感的作品,在長度轉換上較容易達成,不需要編劇塞太多段落。在小說改編影視已非常成熟的美國,在不塞入太多段落的情況下,大多長篇小說也以改編電影或10集以內的影集,史蒂芬金的大多作品也是如此。超過10集的影集在敘事結構上比較像是火車,一節連著一節,雖然都朝著同個方向,但每一節有自己的景觀。更不用說很多影集會在中途偷偷轉彎,改變火車方向。至於小說長度(字數)和影視長度(時間)要怎麼換算,或許可以靠大量資料和一些指標來(場景數、人物數、轉折數等)建立估算方式,讓改編的媒合更容易進行。

在介紹小說時,影視圈的人期待的不是文學語言或大概念,而是清楚的主題及類型,這也會和衝突、設定、預算等息息相關。最好是像推理、鬼怪、家庭、歷史劇、黑色喜劇這樣簡短的詞彙,並指出明確的衝突。小說創作者不喜歡對自己作品貼標籤,希望讓作品自己講話,但在這樣的場合是不得如此了。標籤不只可以讓交流更快速,也能更讓影視圈的人能有效進行市場評估。若是公司該年度已經有推理類型,他們可能就不想要再有第二部。而小說的衝突保證戲劇會有主要的高潮。設定則是一個作品在同樣類型當中突出的重要因素。同樣都是推理,福爾摩斯和CSI犯罪現場就因設定而有很大區隔,當然也因為福爾摩斯有歷史劇成分。

主題及類型最現實的一點就在預算,科幻、奇幻的預算鐵定最高,鬼怪、歷史劇可能又高一點,寫實、推理劇則最省錢。很多影視公司聽到花很多錢的類型,就會馬上做出反應了。

3.作者可以怎麼想

做好上面這些基本功(給予作品定位、可能的劇情大綱),對於不可控制的事,不要抱太多期待。

--

--

洪明道
洪明道

No responses yet